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智谷趋势,作者:碎叶冬青 剑书,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在就业形势微妙的当下,传来一个相当意外的信号:
全国硕士博士还在疯狂大扩招,考研报名人数却暴跌50万,降幅高达11.4%。
什么情况?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388万,在2024年减少36万的基础上,连着再次下降,且降幅进一步扩大。
这一变化,很不寻常。
要知道,过去10年,中国的研究生(硕士+博士)招生人数一直在“膨胀”,总计翻了一倍多,从2014年的62万飙升到130万。
不久前,7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刚刚公示,全国新增83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192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共计新增2755个,相当于在现有基础上增加15%。
为什么硕士、博士研究生的招录名额不断增加,大学生们反而想开了,不再蜂拥报名呢?
报名人数连续两年大幅下降,是否意味着“考研热”走到了一个历史转折点?
01
这两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急剧下降,相对于过去连续8年的连续上升,给人一种急转直下的感觉。
从图上很明显可以看到,在2017年-2023年期间,尽管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在上升,但报考人数的上升更快,从而形成“考研热”的现象。
在这段时间里,考研难度实际上也越来越大。到2023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达到巅峰的474万。
但这一趋势,戛然而止——持续升温的热度,在2024年来了个急刹车,考研报名人数直降36万,2025年再降50万,迅速回落至400万以下。
从报录比也可以明显看到,2022年、2023年是考研最难的两年,录取率仅为24%左右。
根据过去5年的录取人数平均增长率(8.74%)预测,最近两年的录取人数将达到124.88万、135.79万左右。这样一来,随着报考人数的急剧下降,报录比也将快速回升到35%,似乎回到过去13年来最“容易”的时刻,跟研究生大扩招的2017年差不多。
不过,相关人士也做过解释:报名人数虽然暴跌,但真正上考场的人数,其实是上升的。
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陈志文就表示,近年来研招初试缺考率也不断大幅攀升。在2024年研招中,虽然报考人数减少,但实际完成了整个初试考试的学生人数,比去年有所增长,并不是下降。
换句话说,这减少的36万人、50万人,本来也不是考生们“真正的竞争对手”。
分数线佐证了这一点。在2024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首次出现下降,但研考国家线和各高校的复试线却“不降反涨”。
教育部发布的2024年研考国家线显示,哲学、法学、文学、体育学、历史学、理学、医学、管理学、交叉学科等专业的学硕国家线,相比上一年都有所提高;专业硕士的招录方面,法学、文学、历史学、医学等专业的国家线,也都比上一年有所提高。
也就是说,尽管报名人数显著下降,但竞争的激烈程度,未必能让考生轻松过关。
02
那么,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的大幅减少,到底反映了怎样的社会思潮呢?
影响大学生们的第一个考虑因素,可能是就业。
智联招聘2024年发布了一份报告——《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引起广泛关注。其调查显示,国内研究生就业率首次低于本科生,硕博学历毕业生offer获得率为44.4%,低于本科生的45.4%,而大专生的offer获得率,竟然高达56.6%。
也就是说,从就业的角度来讲,好不容易读完了研究生,可能会发现收获远低于预期。
毕竟,随着研究生的扩招、学历“贬值”,靠卷学历就能找到一份好工作的路,越来越走不通了。
尤其是对“双非院校”的硕博毕业生来说,形势更艰难。智联招聘的报告就指出,“双非院校”的硕博毕业生offer获得率为33.2%,较去年下降17个百分点,也是史上第一次出现低于“双非院校”本科生(43.9%)的情况,低了超过整整10个百分点。
原因也不复杂——“供需错配”。很多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或许只是月薪5000的本科生,而不是心理预期更高、流动性更大,想要六七千甚至过万的研究生。
有人概括说,“考研热”泡沫挤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们开始认识到,读研也解决不了就业问题。
这个判断,应该说有一定的道理。
同时,影响大学生们的第二个考虑因素,可能是读研的成本在无形中攀升。尤其是专硕、专博,读起来费用不菲。
这些年新增的硕士点,主要是专业硕士。比如,7月国家公布新增的硕士点,超过80%是专业硕士。
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81.1万人,专硕招生规模达47.4万人,占比为58.5%。
2022年全国研究生招生124.25万人,硕士研究生110.35万,其中专硕70万,已经占到了63%。
官方披露的计划是,到“十四五”末,将专硕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
专硕和学硕的区别,简单来说,学硕是培养研究型人才,而专硕是以就业为导向来培养的,门槛更低,学制一般两年到两年半,论文要求也相对低一些。
但是,主打就业导向的“性比价”硕士,却让不少学生感觉吃了“哑巴亏”。
学费越来越贵,学制越来越长,并且还不提供宿舍……众多问题浮出水面。据公开信息,上海交通大学2025级新闻与传播全日制专硕学费为18万/期,比原来上涨了6万。西南财经大学2025级全日制会计专硕学费,从原来的8万元上涨到9.8万元。
近年来,不少国内高校开始延长专硕学制。东南大学2023年招生时,硕士研究生所有专业学制均为3年。湖南大学从2020年开始将艺术、法律(非法学)、工程类、建筑学、城市规划和文物与博物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基本学制,调整为3年制。
除了学费成本、时间成本,住宿成本也是问题。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的专硕都不能住校,但给予了适当的帮助和补贴。北京大学直接表明专硕不安排住宿,南开大学非应届的专硕则一律不提供住宿。
去年,1岁被父母抛弃、5年考研上岸清华法硕的黄凯,因参加《令人心动的offer》走红。他在采访时提及,之所以放弃北大法硕报考清华,就是因为清华给专硕提供宿舍。
对于大部分全日制学生来说,在北上广等租金较高的城市,如果没有宿舍,读研的成本将大幅增加。
此外,专硕设立的初衷虽然是面向就业,但实际上却与学硕有诸多相似之处,学习到的技能也未必适用于就业。
因此,这两年报名人数的减少,也就不算奇怪了。
03
事实上,国家也看到了研究生培养中的种种问题,不断在调整政策,尤其是鼓励更多硕士、博士走向市场化,而不是待在象牙塔。
今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表决通过,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自1981年以来,我国学位法律制度的首次全面修订。
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强调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要分类发展、分类培养:
重视学术学位的培养,让学生敢于去闯无人区,从事原始创新,在基础理论方面作出更大贡献。
重视专业学位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围绕国家科技发展的重大需求,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学位法从制度上给予了专硕学生更多空间——专业学位,可按专业实践的成果去进行答辩,也可按专业实践上的一些创新成果答辩,不一定都要拼论文了。
未来,专业硕士依然会是重要的“就业蓄水池”,同时不断提升其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包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西南大学、四川大学、福州大学等在内的多所“双一流”高校,官宣部分专业取消学硕招生。而停招学硕专业有很多是统计学、法学、新闻学等更强调实际操作能力的专业。
不单是硕士,国家也希望博士更多走向市场化。2022年,专业学位博士的招生数量比五年前增加了8倍。在培养方向和需求导向上,专博更贴近“市场”,以实际应用和技术创新的理工科方向专业为主。
事实上,我国的博士生数量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只是就业过于集中在高校教师的方向上,导致“僧多粥少”。北大核心期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一份研究对2015-2020年我国博士毕业生就业去向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博士生在高等院校就业的比例高达45.55%,位居其次的为医疗卫生单位(占比16.96%)和科研设计单位(占比10.25%)。相比之下,博士生在民营企业的就业比例仅占5%。
博士一定要去学术圈吗?其实未必。2002年,美国有52%的博士毕业生选择进入学术界,到2022年,这一比例已经下降到33%。与此同时,美国博士生在工商企业就职的比例则翻了一番,从2002年的24%上升到2022年的48%。
美国很多顶尖大学如斯坦福大学和UC伯克利,在研究成果向市场转化上已经非常成熟。据福布斯报道,至少有 35 位美国亿万富翁在投身商界之前获得了博士学位。比如,“科技狂人”埃隆·马斯克本身就是斯坦福的辍学博士,而他旗下特斯拉和星链的高管里更是博士如云。
根据教育部的数据,2020年中国的普通高校毕业生中,博士生仅仅占约0.8%;而美国高等教育中,博士生占比约为6%。每百万人口中,我国拥有博士学历的人数仅有600多人(2021年),而美国早已经超过1万人。
让高学历人才走向更广阔的市场,真正成为国家、社会需要的栋梁,才是解决“学历贬值”的关键所在。
参考资料
三联生活周刊:多所重点高校“不予安排住宿”,专硕为何“低人一等”?
蔚青学者:高校博士,集体“市场化”
智谷趋势:太突然,博士大扩招!什么信号?
智谷趋势:1965万本科生急了!新一轮硕博点激增,巨大的连锁反应开始了
软科:暴跌50万!2025考研人数,大跳水!
中国新闻周刊:又一985名校,研究生超过本科生
南方周末:报名人数连续两年下降,考研热迎来历史拐点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ylfx.com/shangxun/24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