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商讯

日本人最嫌弃的“讨债王”,被小米制裁了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金错刀,作者:云摇,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比小米卫生巾更魔幻的事诞生了:小米电视竟成了日本人的救星。

有日本媒体报道,小米电视在日本卖爆了,Xiaomi TV A Pro 43在日本上市第一天,就拿下亚马逊和乐天网销冠。

在油管上小米电视开箱测评,成了日本网红的流量密码。

之所以用“救星”形容,是因为日本规定只要家里有电子设备,不管你看不看都得交NHK费用(日本公共广播电视台),如果不交会遭遇跟踪、堵门、威胁连环套,是日本人最嫌弃的讨债王。

而小米电视在日本最大的卖点是,接收不到NHK的电波信号。

小米电视用魔法打败魔法,收获一大波日本铁粉。

更让日本电视机行业感觉天塌的是, 今年中国企业在日本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50%,狠狠打脸日本电视制造业。

尤其是日本年轻人,点名买中国产品的情况越来越突出。

除此之外,国产电视机还平等拿捏了韩国和中国的年轻人。

在韩国,某款国产电视上线5分钟就被抢空了。在国内,天天喊着不看电视的年轻人,光10月份就爆买385万台,环比增加20.8%。

支棱起来的国产电视行业,到底是王者归来,还是虚火一场?

01 被投影、闺蜜机偷的家,靠《黑神话》抢回来了

“中国人不爱看电视了”、“客厅之王没有未来”、“电视被时代淘汰”.......

过去几年,这些负面新闻成了电视甩不掉的标签。 尤其是电视开机率从70%暴跌到30%的数据 ,似乎更验证了这些结论。

在这个结论前,电视成为万人嫌有三个关键时刻:

第一个关键时刻是2013年,“互联网电视”从天而降,APP取代机顶盒。

2013年小米推出“年轻人的第一台电视”,47英寸3D智能电视只要2999元,暴打传统品牌。

3年后乐视推出“内容补贴硬件”的盈利模式,开启了用“会员费+服务费”赚钱的时代。

自此,用户被摁头加入“买电视=买广告牌”的队伍。

第二个关键时刻是2021年,中国彩电行业的利润低至1.8%,成为最不赚钱的家电产品之一。

为了增加收益电视开始无底限收费,随处是坑的电视爹无差别劝退观众:中老年人不会用,年轻人看烦了广告,更不愿意套娃缴费。

第三个关键时刻是2022年,做投影的极米科技营收42.22亿,业绩达到顶峰。

趁着宅家+户外两股东风,加上氛围感+仪式感+变形金刚的卖点,投影仪老少通杀偷家电视。

近两年,更贴心的闺蜜机也来抢市场,疯狂捡漏对电视和投影仪祛魅的人。

洛图科技显示 ,2023年中国电视市场整体出货量为3656万台,同比暴跌8.4%,创下近10年来的新低。

但谁也没想到,已经跌落谷底的电视行业竟然触底反弹了。

今年前三季度,电视整机出货量环比增长率高达27.0%;B站上“电视”的主动搜索量位列大家电类目第一。

有个很让人意外的数据:《新闻联播》开机收视率达到13.04%,同比上涨77%,直接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第三季度收视份额, 干到6年来最高。

除了年轻人血脉觉醒,今年电视行业回暖算是好运buff叠满,迎来了几波拯救者。

第一波拯救者,是体育爱好者。

今年是体育大年,欧洲杯和奥运会的举办,让不少人惊觉,看比赛还得是大屏电视机,投影仪和移动平板终究不够爽。

第二波拯救者,是《黑神话》的死忠粉。

《黑神话》的泼天富贵,让这几年钻研高清大屏的电视企业扬眉吐气,打《黑神话》的时候每根毛都很清晰,成了游戏玩家除了战绩外最值得炫耀的事。

京东数据显示,8月20日当天, 京东100英寸超大屏电视销量同比增长超3倍。

第三波拯救者是最关键的角色——以旧换新政策。

今年国家拿出300亿支持家电以旧换新,最高补贴力度达到20%,不少人趁着双11叠加换新政策,换上了更大尺寸的电视。

数据显示,今年双11期间彩电市场零售额高达23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5.5%。

靠着多方支援,电视机也终于把被偷的家,抢回来了。

02 5分钟被抢空,中国电视攻陷日韩

如果说在国内电视是东山再起,那在国外则称得上扬眉吐气。

80年代中国人家里拥有一台日本电视,就是身份的象征。结婚时陪嫁一台,比现在的奔驰车还有面子。

如今情况却完全相反,日本年轻人以拥有一台中国电视机为骄傲。

日本最大的本土购物网站“乐天Rakuten”上, 电视销量前10名中有6个是中国品牌。

线下的销售人员也反映,很多年轻人去买电视,会点名要看中国品牌。

有社会调查显示,中国电视品牌甚至改变了日本人的家电审美: 传统日本人更喜欢白色家电,但日本年轻人却更喜欢海尔的黑色不锈钢设计。

因为房屋面积有限,日本人更喜欢小型电视,如今TCL、海信、小米等品牌推出的85英寸电视却更受欢迎。

从数据来看,中国大陆的企业在日本的市场占有率,已经从2017年的8.1%,提升到今年的49.9%,再加上中国台湾品牌,则妥妥地占据了半壁江山。

国产电视除了杀入日本市场,在韩国市场也是个硬茬。

去年,有中国电视品牌通过韩国的电商平台卖高端电视, 所有的产品在五分钟内被抢购一空。

短短几十年,国产电视机品牌不仅把日韩品牌赶出中国,还攻陷他们的市场,这次反击战是怎么打响的?

以日本市场为例,上世纪90年代索尼、夏普、松下、日立、东芝、三洋号称日本彩电六巨头,市场占有率高达85%。

很多日本人还有“日本制造”的情结,韩国的电子巨头三星和LG,曾两进两出日本市场。 韩媒甚至专门发文吐槽,说日本是“洋家电坟场”。

国产电视攻入日韩市场,有个核心武器:死磕用户痛点。

有网友在日本商场拍过一张图片,左边是海信右边是索尼,同区售卖画质却天差地别。

最关键的是价格,索尼要2.55万人民币,海信要1.71万元,画质更差价格更贵,再迷信工匠精神的日本人,也知道怎么选。

小米电视针对的则是,日本人苦NHK久矣的痛点。

NHK在日本人心中是人见人嫌的“讨债集团”,比套娃广告还可怕。

日本为了收NHK费用,会低价雇佣大量收款员,挨家挨户敲门扫楼。

不交钱他们就会长时间蹲守、凌晨还不停按门铃或敲门制造大声响。

过去几年,民众多次把NHK告上法庭甚至游行,但都无济于事。

索尼也曾推出过类似电视,但价格过高普通人根本买不起。

小米电视一方面用Google TV操作系统,直接无法接收NHK信号,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另一方面把价格打下来,让年轻人根本无法拒绝。

针对一些中老年人群只认日本品牌的难题,国产电视用极致的本土化化解。

比如海信收购东芝之后,一直没有改名,一边借着日本彩电大王的名号打开市场,从数据也能看出,国产电视在日本市场的主力还是东芝电视。

此外,在日本电视维修难、价格高,都是超级痛点,尤其是索尼电视故障后,如果不买保险花5万日元维修都是基操。

针对这个痛点,海信电视给出三年保修,我们看起来很正常但日本本土品牌大多只有1年保修;TCL也曾给出过3个月无理由退款的政策,狠狠拿捏挑剔的日本人。

国产电视进入日本后,一边用中国的供应链把价格打下来,一边用售后服务提高用户体验。

在多重痛点的精准狙击下, 日本制造界的“骄傲 ”,就被水灵灵的偷家了。

03 短暂回光还是彻底翻身,关键在压轴题

今年电视机爆火,有人说只是吃了政策和低价的红利,不过一场虚火。

确实,国产电视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的翻身,都有些“幸运”的成分在里面。

在国内,除了奥运会和《黑悟空》的爆火,还有同行对比带来的销量。

同价位的电视机和投影仪相比,使用寿命和观影效果都更占优势,无形中吸引了不少用户。

在国外,中国电视行业也算是钻了时代的空子。

2010年-2017年期间,日本电视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电王国摇摇欲坠。

这7年时间里,昔日的电视巨头,有的摆烂、有的躺平、还有的固执,最终自掘坟墓给中国品牌送了人头。

2015年,松下旗下的三洋电视,卖给了长虹;

2016年,夏普接受鸿海精密的注资,变成中国品牌子品牌;

2018年,东芝的电视业务,也变成海信集团冲击日本市场的尖刀。

在日本电视老字号一系列骚操作下,昔日六巨头,目前除了索尼、松下之外,其他公司的电视业务背后都是中国企业。

就连大家熟知的东芝电视,也在2019年改姓海信了。

但国产电视这波逆袭,真的全靠同行衬托吗?当然不是。

能接住天上掉的馅饼,前提也得底子够硬。

之前日韩企业,抱着等离子技术不撒手,逼得国产品牌在液晶技术上死磕,最终做到现在有实力在OLED面板等上游关键环节,向美国、欧洲、日本三大高端市场攻坚。

同行衬托是翻红的契机,体验和价值才是逆袭的关键。电视机行业一直被吐槽的体验问题,也正被一点点解决。

近两年,相关部门已经开始整改电视“套娃”收费乱象。比如要求把“开机直接呈现全屏直播电视”作为有线电视和IPTV的默认开机模式。

目前,全国80%的有线电视终端、85%的IPTV终端已实现开机看电视直播频道。

数据显示,全国有线电视用户数日开机时长增长了4.3%,日活用户增长了6.21%。

为了体验升级,不少电视厂商也开始痛定思痛。

针对操作复杂的问题,创维、TCL等品牌推出更便捷的遥控器,不仅有可以一键直达芒果和B站的快捷键,还有额外的三个自定义按键,可以直达switch或xbox。

还有的厂家向闺蜜机偷师,给小屏电视装上移动支架,把电视从客厅解放出来。

想要真正改善用户体验,需要电视厂商、内容平台等各方力量的协同,这并非易事,也非一夕之功。

对于中国电视行业而言,翻红的关键是,使用门槛越来越低,体验天花板越来越高。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ylfx.com/shangxun/26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