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商讯

一年赚127亿,长城汽车仍不轻松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中国企业家杂志(ID:iceo-com-cn),作者:任娅斐,编辑:马吉英,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作为一家传统汽车制造商,长城汽车准备如何找到AI时代的入场券?

“以用户体验为中心,多维度构建核心竞争力。”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上,长城汽车CTO吴会肖表示。

去年10月,吴会肖接棒王远力,出任长城汽车CTO一职,也是国内汽车企业的首位女性CTO。

在接管长城技术团队后,吴会肖对《中国企业家》表示,董事长魏建军希望她“能够找到一些方法,把大家的潜力挖掘出来”

上任半年来,吴会肖做得最多的工作就是如何让技术人员具备用户思维、经营思维,“不仅短期让用户满意,并且要在中期、长期都让用户满意,这是一个最大的转变”。为此,吴会肖也做了相应的组织调整,但对她来说挑战很大,“我之前是做产品和技术的,做了技术中心的领导之后,你要做很多组织、人事、效率的(调整)”。

这半年,也是国内车企在电动化、智能化方面动作加速的时间段。

“2025年,长城汽车将继续推进智能化、新能源、全球化战略,推动公司品牌持续向上突破。”长城汽车在2024年财报中表示。

2021年,长城汽车曾发布2025战略。彼时,魏建军表示,2025年长城汽车要实现全球年销量400万辆,其中80%为新能源汽车。2024年,长城汽车累计销售123.45万辆,其中新能源车为32.18万辆,占比仅为26.1%,距离目标仍有较大差距,2025年,魏建军能达成目标吗?

利润暴增背后

3月28日晚,长城汽车发布的2024年财报显示,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2021.95亿元,同比增长16.73%;归母净利润为126.92亿元,同比增长80.76%。

在车企财报中,销量增长通常是营收和净利润增长的主要动因,但从长城汽车2024年财务数据来看,支撑其利润暴涨的主因却不是销量。

长城汽车在财报中解释称,报告期内公司营收、净利润增加,主要得益于销量结构改善、销售区域结构优化,以及海外销量占比提升。

2024年,长城汽车累计销售123.45万辆,与2023年基本持平,但在单车收入上却进一步提升。去年长城汽车单车收入16.38万元,同比提升2.3万元,创下历史新高;单车净利润1.03万元,同比提升0.46万元。

一系列财务指标的增长,与长城汽车国内产品结构的进一步优化有关。在魏建军看来,现在汽车产业竞争非常激烈,2023年电动车亏损增大,所以长城汽车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亏损特别严重的就适度地少销售,发挥长板,不亏、微亏或者是利润比较高的,我们就大力推广。”

目前,长城汽车的子品牌中,坦克品牌在售车型价格基本在20万元以上,是长城汽车产品矩阵中定位较高的品牌,其销量增长也带动了长城汽车均价的提升。2024年,坦克品牌销量23.2万辆,同比增长43%,占到了长城汽车总销量的18.8%;平均售价在25万元以上的魏牌,全年累计销量5.55万辆,同比增长56.6%;另外长城皮卡累计销量17.5万辆,国内终端市占率近50%。

坦克、皮卡壁垒高,盈利能力强,已经成为长城汽车的主要现金牛业务。东吴证券研报曾指出,坦克品牌和海外出口贡献较大盈利弹性,销量占比提升,驱动长城汽车产品结构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改善带动均价快速提升。

海外市场也为长城汽车贡献了显著销量。2024年,长城汽车国内销量不足80万辆,同比下跌超10%,但海外市场销量同比增长44.61%至45.41万辆,已占到全年总销量的36.8%,接近四成。目前,长城汽车海外销售渠道超过1400家,海外累计销量突破190万辆。

俄罗斯、巴西、澳大利亚等地是长城汽车主要出口目的地,俄罗斯市场的表现尤为突出。财报显示,长城汽车俄罗斯工厂的设计产能为8万辆,2024年实际产量为13.25万辆,产能利用率达到165%。

不过在海外市场,长城汽车目前仍处在深入拓展期,资本开支较大,影响短期盈利能力。2024年,长城汽车先后在马来西亚、越南、非洲塞内加尔启动KD(散件组装)项目。长城汽车巴西工厂计划在2025年中投产。长城汽车预计,到2030年其在海外市场的单年销量将超过百万辆,其中高端车型销量占比将超过1/3。

图片图片吴会肖 来源:受访者

在接受采访时,吴会肖表示,她今年的工作重心是重点推广哈弗和欧拉品牌,通过造型设计、智能化提升及性价比优化赢得更多海外用户的信赖。“过去几年中国的汽车有了全方面的提升,具备了走向海外的基础。我以前也在海外工作,那时候毕生的追求就是把我们的车卖到海外去,今年正好有了契机。”

加快智能化转型

“长城汽车坚持底线思维和长期主义,追求有质量的市场占有率。”在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上,魏建军曾表示,汽车产业未来三年竞争强度不会减小。

为了在新能源时代拿到“入场券”,长城汽车正在将智能化技术研发和应用落地放在更重要的位置。

2024年,是长城汽车智能化战略的关键年。8月份,长城汽车发布了首款NOA智能六座旗舰SUV——魏牌全新蓝山,并且推出了高阶城市NOA“Coffee Pilot Ultra(CP Ultra)”功能。在上市发布会现场,魏建军时隔六年再次站在新车发布的舞台上,其对智能化战略的重视与决心可见一斑。

在智能化领域,长城汽车已投入大量资源。在算法上,长城汽车建立了端到端智驾大模型SEE。吴会肖表示,端到端架构使智能驾驶系统能够在复杂场景中实现高效决策和执行,提升用户的驾驶体验。在数据上,长城汽车构建的新一代AI数据智能体系,能够提升数据闭环的自动化水平,为模型训练提供海量有效数据。在算力上,长城汽车打造了九州超算中心。“2024年是长城汽车大模型产品批量落地的元年,2025年还会有更加丰富、更好用的大模型产品。”吴会肖表示。

反映在研发投入上,2024年长城汽车研发投入达92.84亿元,同比增长15.27%。吴会肖此前称,智能化相关研发费用目前约占长城汽车总研发费用的一半,长城汽车计划每年向自动驾驶领域投入研发费用至少10亿元。“长城汽车是一家以经营成果为导向的公司,研发预算可以适度调整,内部从来都是‘过度研发’的理念。”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上接受采访时,吴会肖进一步表示,他们在研发预算上“没有特别大的压力”。

她还透露,长城汽车的L3级自动驾驶将在法规允许后快速推进商业化应用。目前,长城汽车的CP Ultra系统已支持高速NOA、城市通勤及跨层记忆泊车功能,2025年将进一步下探至主流车型。

长城汽车能否在技术竞争中突围,仍需市场检验。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ylfx.com/shangxun/55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