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alys发文称,2024年下半年,中国汽车品牌乘用车出口量有望达到250万辆,全年总量将达450万辆,同比增长29%。受欧盟关税政策和新能源车需求下降的影响,中国纯电动车型出口增速将放缓至9%(86万辆),出口占比将从2023年的22.5%下降至2024年的19.0%。与此同时,插电混合动力汽车(PHEV)和油电混合动力汽车(HEV)的出口占比将实现三年来首次超10%,分别达到31万辆和24万辆。拉丁美洲和欧洲是推动中国汽车品牌插电混合动力汽车和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出口增长的主要区域。
Canalys高级分析师刘策源表示:“乘用车出口预计将在2024年保持强劲增长,增速达24%,出口总量将达到310万辆。MG、奇瑞和长城汽车(02333)在海外燃油车市场中的成功,证明中国汽车品牌在燃油车技术上的显著提升。其中,奇瑞和长城汽车抓住了国际品牌退出俄罗斯市场的机遇,实现市场份额迅速扩张。东风、广汽(02238)等厂商全新全球拓展策略的逐步落地,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市场出口增长。2024年,预计两个品牌的出口量将分别增长四倍和两倍,占中国汽车品牌出口量10%。 ”
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汽车品牌乘用车出口量增长27%,达310万辆。受欧盟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加征关税影响,欧洲是唯一出口量下降的区域市场,降幅为4%。随其他区域出口量增加,欧盟从2023年中国汽车品牌最大出口市场下降至2024年的第四大市场。
刘策源继续表示:“尽管出口量下降且新能源车需求疲软,欧盟仍是中国新能源车最大出口市场,占出口总量28.4%。欧洲新能源车需求变弱以及政治不确定性将放缓中国汽车厂商在该地区的投资进程,但欧洲仍是中国厂商全球化过程中的核心市场。中国汽车厂商正通过迅速推出油电混合动力车型来丰富出海产品矩阵,以规避关税并满足当地消费者对经济型车辆的需求,同时扩大品牌认知度,为本地新能源汽车需求回升做好准备。上汽集团凭借MG3和MG ZS两款混合动力产品,意在挑战日系车在欧洲市场地位。 ”
刘策源补充道:“中国汽车出口总量增长迅速,但厂商出海依然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各厂商渠道体系能力,以及产品本地化能力的不同导致了其在海外市场的实际销量和库存情况差异显著。而相关能力在当前纯贸易出口受限、厂商布局海外建厂并寻求本地产业链融合的背景下尤为重要。 ”
尽管中国汽车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技术上实现全球领先。然而在欧洲市场,ADAS和智能座舱技术的竞争优势尚未完全显现。在长周期的产业发展背景下,中国厂商应理性看待 “新能源汽车弯道超车”的概念,谨慎评估直接复制中国市场成功路径到全球市场的可能性。尽管日韩车企在华市场份额逐渐缩小,其全球化路径仍值得中国厂商重点。
Canalys首席分析师刘健森表示:“欧盟与中国在新能源汽车关税问题上的争端对全球汽车行业的电气化进程带来了重大阻碍。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可能会阻碍双方厂商的专业知识分享以及投资联合研发。如果争端升级,欧盟可能会削弱其新能源汽车生态系统发展的竞争力,从而在全球汽车和绿色能源领导地位中失去位置。然而,我们仍然乐观地认为,中国市场将依然保持开放,并为全球市场提供新能源汽车技术和供应链提供合作机会。同时两个区域的市场潜力,将吸引两个地区持续密切合作以寻找长期的解决方案。 ”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ylfx.com/toutiao/22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