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财报季拉开帷幕,期权交易员正警惕美国科技巨头持续受挫的股价将面临更大波动,这场股市暴跌至今未见缓和迹象。
这进一步印证了“逢低买入”策略正在失效。虽然今年包括英伟达(NVDA.US)、特斯拉(TSLA.US)、苹果(AAPL.US)在内的“七巨头”的股价遭遇重创,但期权交易员正越来越多地寻求防范进一步下跌的保护措施。
一个显著指标是看涨期权与看跌期权的比率。汇编数据显示,该比率目前徘徊在2023年底以来的最低水平附近。周一延续跌势,对全球贸易的担忧以及特朗普总统威胁撤换美联储主席的言论加剧了市场恐慌。
期权经纪商TastyTrade的首席执行官JJ Kinahan表示,这轮抛售“可能比人们预想的更为持久。投资者都在防范市场持续下行的风险”。
这种防御性期权押注反映出,从全球贸易体系重构到过高股票估值等各类担忧,已彻底击碎投资者在两年牛市后形成的乐观情绪。标普500指数较2月高点下跌16%,追踪“七巨头”的指数跌幅近30%。
财报季为市场增添了新的变数。虽然关税对一季度业绩影响有限,但投资者担忧企业高管(包括科技巨头)可能发布悲观展望——即便这些公司坐拥巨额资产负债表和行业支配地位,也未必能免受全球贸易动荡冲击。特斯拉将于美东时间周二盘后公布财报,打响“七巨头”业绩披露第一枪。
股市暴跌使“七巨头”估值普遍回落。汇编数据显示,这七家公司目前市盈率为22倍,低于28倍的长期均值。部分公司估值回调更为明显,比如芯片制造商英伟达的股价已跌至人工智能时代的最低估值水平。
但如此折扣迄今仍未吸引大量抄底资金,凸显出关税等问题对科技巨头乃至整个市场的冲击。例如,美国政府上周禁止英伟达向中国销售H20芯片。
可以肯定的是,该期权比率过去曾呈现逆向指标特征。上次比率低于当前水平是在2023年11月初,当时股市正经历疫情爆发以来最长的月度连跌,随后标普500指数却开启新一轮暴涨。
然而,当对关税削弱美国优势的担忧同时冲击国债、美元和股市时,此刻重仓超大市值股票需要莫大勇气。
Piper Sandler期权业务主管Daniel Kirsch表示:“国债遭抛售、股票被减持、货币走弱,这些信号都在说明同一个问题:投资者正在撤离美国市场。当三重抛售同时发生,这绝不是什么好兆头。”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ylfx.com/toutiao/59812.html